雨花台区葬礼上为何要送花圈
在汉族丧葬的发展过程中,丧葬的内涵逐渐凸显了孝道的主题。 葬礼为孝顺的子孙提供了表达尊重的机会; 生者可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,盛大的仪式可以照亮家庭成员的脸。民间的丧葬习俗与人们的普遍信仰和知识息息相关,丧礼也反映了这一价值。今天由雨花台区白事一条龙说说葬礼上送花圈的由来:
花圈开始并不是为丧礼专用的,花圈的“发源地”听说在希腊,古希腊把花圈称为“斯吉芳诺思”,是装饰神像的“圣物”。教堂中的祭司后来也戴起花圈来,花圈传播到各地后就不─再地是教堂专用的饰物了。古代西欧曾用花圈作为奖品颁发给凯旋的战士和运动场上的优胜者。印度和缅甸,保存着用蔷薇花做成的花环给贵宾戴上以表敬意的习气。花圈,原来作为礼物,以示尊重和敬礼;以后逐渐演化成对逝世的亲人和好友敬献花圈,以表示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。
在我国古代,丧葬仪式以搭灵堂为主,四周饰以白布,并扎纸人、纸马来烧,另外还要打幡、撒纸钱等。花圈为丧礼专用的。参与葬礼时,人们常常敬送花圈,作为对逝者的追悼。送花圈是从欧美传过来的习俗。按照北欧的传说,一个人临死时带上花圈,安琪儿(即天使)就会把他的灵魂带到天堂。
花圈作为丧葬礼器,在中国全境铺开,应是建国初期建立后的政策所致。1912年,政府在新颁布的《礼制》和《服制》中规定:“吊丧来宾,男子左腕围黑纱,女子胸际缀黑纱结;吊仪除挽联、挽幡、香花外,还有‘花圈’。”这就把花圈的使用提到了国家认可的高度,尤其是对官吏丧事的规定,势必导致民间掀起效仿浪潮。今天丧事中流行的追悼会,就源于时期推行的礼制改革,足见其影响之深远。以上就是殡葬一条龙葬礼上送花圈的由来。
-
雨花台区殡葬服务业何去何从? [2025-03-02]
养生无怨无悔,王道之始。-孟子滕文公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生、养、死、葬各得其所,王道乐土的理想社会自然会到来。在古人看来,丧葬不仅仅是为了埋葬死者,更是为了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秩序。正是因为丧葬具有如此重要的社会功能,才受到历代的重视,从而传承了枝繁叶茂的丧葬文化。然而,尽管人们在形式上重视殡葬,但他们仍然拒绝心理和行为,避免殡葬,对生死观的理解处于矛盾的状态。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殡葬文明,缺乏研究、思考、
-
雨花台区白事服务 [2025-03-02]
什么是白事?白事是指为过世的亲人办理丧葬事务的统称。雨花台区白事一般包括临终关怀、丧事策划、殡仪、安葬、祭扫等内容。什么是五服?五服是丧礼中根据与逝者的亲属远近而穿的服饰,从蕞粗生的麻布到细熟的麻布共有五个等级,称为“五服”。具体是:斩榱(cui)、齐榱、大功、小功和缌(si)麻。一般来说,与逝者关系越近其丧服形式也就越粗糙。现在的丧礼中一般都采用孝牌或黑纱来代替之前的五服。黑纱或孝牌的佩戴方式?在治
-
雨花台区净身穿衣的操作规程 [2025-03-02]
1、提前准备: 1)净身用品:两条毛巾和一瓶酒精 2)寿衣 3)抢救仪器、导管撤掉,身体创口进行必要处理 4)堵塞气孔:包括口腔、鼻孔、耳道、***等 2、净身程序 1)向老人遗体鞠躬致敬,询问家属要求 2)脱去老人病号服 3)将酒精倒入面盆,加兑适量温水,浸泡毛巾 4)请家属用毛巾为老人 5)开始净身,顺序:面—头—耳—颈—胸—腹—上臂—手—后背—骨盆-大腿—小腿—脚—腿背部